糧倉是重要的儲糧設施之一,糧倉的結構和性能優劣直接影響到儲糧安全。一座糧倉究竟要滿足哪些條件才能“上崗”儲糧呢?今天我們聊一聊倉房結構、性能與配套設備方面的設計細節。
1倉房結構
倉體:糧倉不同于其它建筑物,除承受風載、雪載、地震等載荷外,還要承受相當大的糧食側壓力,尤其要考慮不同糧種、不同堆放方式、不同裝糧高度的糧食側壓力對倉壁的影響,以防墻體開裂;還要考慮對地坪的垂直壓力、預防地坪下陷。
倉門、倉窗:倉房的門窗、孔洞設置要考慮糧食進出倉工藝和日常管理方便??紤]到倉房的氣密性和倉儲工藝要求,倉房的窗戶宜少、窗戶大小、數量與開啟方式要符合通風、補倉作業需要。倉門的朝向與數量既要考慮糧食進出的快捷方便,又要考慮安全儲糧,還要兼顧庫內道路規劃和鐵路專用線的裝卸方便,小跨度倉房的倉門可設計在一側,且避開陽光直射位置;大跨度倉房可兩側設門,并按非對稱型布置(主倉門設計大一些,有利于機械進出,其它倉門設計小一些,有利于倉門密封)。
人孔:倉房糧情檢查小門或進人孔的設置應該方便保管員進出。平房倉每倉( 廒間) 只需要一個糧情檢查小門。糧情檢查門可設在倉房的北側或山墻處, 并在倉外設斜梯,方便保管員攜帶物品上下;深糧層倉型(淺圓倉、筒倉)頂部必須設置進人孔,其位置要靠近檐口處,在筒壁內側設爬梯,方便保管員上下;筒倉底部也要設進人孔,用于空倉清掃與設備維修;進人孔結構既要方便保管員開啟,又要便于儲糧時密封。
擋糧板(門):散糧對倉壁有巨大的側壓力, 平底倉的倉門一般不直接承受糧食的側壓力, 而由擋糧板( 門) 承受。倉房的擋糧板 ( 門) 下部設有卸糧口,用于擋糧板( 門) 打開前的糧食出倉。擋糧板( 門) 有多種形式,擋糧板安放雖有不便,但出糧方便;擋糧門從卸糧口放糧后,仍有部分糧食堵著擋糧門,只能用吸糧機或人工排糧解決,不如擋糧板方便。如果選用擋糧板,在墻體的U型固定槽上應留有缺口,以方便擋糧板的安放與拆除。采用V字形擋糧板時,門洞內壁上方應有頂罩,否則會在擋糧板處形成三角深洞,加上倉內光線暗淡,對保管員查糧造成安全隱患。
2倉房儲糧性能
防潮防漏性能:倉房上部排風扇孔洞的外側應有擋雨蓋,避免雨水滲入,內側有密閉門,避免熏蒸時漏氣;防潮層防水材料一般設置在保溫層的高溫側,以避免保溫材料內部出現水分凝結,降低隔熱效果。
隔熱保溫性能:提高倉體隔熱保溫性能可采取以下措施:在屋面上增設實體材料隔熱層,提高結構的隔熱性;在屋面上增設通風層;倉內用隔熱材料吊頂;在屋面上刷白、敷設錫箔紙或噴刷反射系數大的涂料;倉墻增加保溫層,平房倉可在空肋墻中直接充填聚苯板隔熱;凡不影響倉房建筑和工作的庫區可種植爬墻虎或桿高冠大植物,以降低陽光對倉體的直接照射。
密閉、通風性能:降倉溫通風是倉房日常管理中,尤其是低溫儲糧管理中的一項重要操作,倉窗的自動開關是實現降倉溫自動操作的關鍵步驟,對延緩糧溫上升速率、提高工作效率、降低勞動強度意義重大。優良的倉房氣密性應達到以下標準:在倉房的門窗孔洞密封后,500Pa壓力下的半衰期:平房倉不小于100~150s、淺圓倉不小于2~3min。
3倉房配套設備
糧情測控系統:糧情測控系統是糧庫長期儲糧的必需設施。糧堆溫度、水分等參數的檢測數值是保管人員了解深糧層糧情變化趨勢、進行糧情分析的重要依據。一套完備的糧情測控系統要具備溫濕度參數檢測與采集、糧情分析與控制等功能。
通風降溫系統:在選用風道時必須考慮倉房用途、進出倉作業形式、通風途徑比等因素。在一棟倉(廒間)內只能布置一種風道形式。應當按送風均勻、有效通風的要求選擇;風網工藝應簡單、對稱、風道出風面大、通風阻力小、施工或安裝、操作管理方便。風道沖孔板強度應能承受糧食或設備的載荷,篩板開孔率≥25%。通風設備使用應當安全可靠、操作簡便,風機壓力應能克服通風系統的總阻力、風機風量應滿足換氣、降溫、降水、調質等不同通風目的的需要。降倉溫可選用軸流風機,每倉(廒間)一般選用2~4臺,建議安裝位置盡可能要高,通風時打開北窗、啟動南墻上的排風扇或打開倉房里端窗戶、啟動單側山墻的排風扇, 使冷風進倉大限度地帶走屋脊下三角地帶的高溫。降糧溫可選用離心風機或軸流風機,軸流風機風量大、風壓小, 具有能耗低、糧食失水少等特點,但通風時間長,適用于通風阻力較小的糧情和低溫季節較長的糧庫;離心風機風量大、風壓大,具有降溫快、通風時間短的特點,但能耗較高,糧食失水多,適用于通風阻力較大的糧情和需搶時間通風的場合。單側通風倉房的進風口應設在倉房北側,此處溫度低,對糧堆降溫、谷冷操作、熏蒸作業有利。進風口的結構應滿足進風口蓋板開關方便、與設備對接方便、隔熱氣密的要求。
環流熏蒸系統:在生產中,熏蒸管路常與倉內的通風系統相結合,設計成通風一熏蒸共用系統,將通風道用作擴散器,使毒氣均勻地分布在糧堆內,有利于提高熏蒸效果、降低熏蒸設備投資。磷化氫是一種易燃易爆氣體,為了防止磷化氫燃爆,風機葉片的大線速度不得大于40m/s,磷化氫燃爆的下限濃度為26g/m3,因此,進入風機的毒氣濃度不得超過1.7% 。為防止磷化氫氣體燃爆和空氣阻力過大,環流管中的風速一般應限制在15m/s以內,環流主管道的直徑應大于100mm。
谷物冷卻系統:谷物冷卻系統可用于應急處理發熱糧、防止結露、高水分糧保管、抑制蟲霉、保持品質等場合。谷冷機適用于水分稍高或對溫度較敏感的糧種, 如加工出口的優質稻米, 無低溫季節或在夏季處理發熱糧的糧庫。
減緩分級與防破碎裝置:減緩雜質分級的有效的措施是主動清理,提高入倉的糧食質量,但過篩除雜會減少糧食的數量。被動的措施是在進糧口處增加布料器、分糧傘等裝置或采取中心管入糧、多點入糧等方式;減少糧食破碎的有效環節是控制干燥工藝參數,即選擇適宜的熱風溫度和降水速率,風溫過高、降水過快都容易造成糧粒爆腰;其次是控制糧食在提升輸送過程中的機械破碎,在深倉型的進糧口處增加溜槽、伸縮管或在減壓管內加導流器等,減緩入倉糧食的下落速度,可控制入倉糧食的破碎問題。
進出糧機械化:糧庫儲糧數量多、體積大,有時需要快速周轉,在設計倉房時必須考慮進出糧、翻倒倉的機械化問題。平房倉造價低,但糧食進出倉操作麻煩、耗時長、成本較高,該類倉型在發達國家中占比不高。筒倉造價較高,但糧食進出倉快捷。筒倉群通常配有工作塔,塔內設置提升、清理、檢斤、除塵等設備,筒倉頂部與底部都設有水平輸送機,借此完成糧食進出倉作業。淺圓倉屬于中轉—儲備兼用倉型,其造價、進出倉操作介于平房倉與筒倉之間。淺圓倉進糧由提升機與倉頂輸送機完成,出倉時大部分糧食依靠自流,由倉底輸送機運走, 剩余的 20%~30%的糧食由裝載機、清倉機、扒谷機和吸糧機等完成,但在目前使用中,淺圓倉較多作為儲備倉使用,而進出糧工藝卻是按中轉倉模式設計的,機械設備長期閑置,維護費用高。
有話說
建造符合儲糧要求的倉房是做好儲糧工作的首要條件,糧倉除了要從結構上滿足安全儲糧的需要,還要在進出糧環節實現機械化、自動化,配備完善的儲糧設施??傊?,倉房設計要與各項儲糧技術結合起來,確保糧食數量真實、質量良好,確保在國家急需時調得動、用得上。